饮食与社会的关系,中国文人对饮食的看法

北京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中国先哲先贤对饮食与社会的关系也给予了高度重视,并提出了不少观点,主要有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”,“民以食为天”,“食为八政之首”,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,“五味使人爽口”、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“其为食也,足以强体适腹而已矣”中国先民关于饮食与社会的所有论点,都是把饮食之事与社会文明进化、人类教化、道德规范、安定团结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思考,中国人在饮食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讲礼仪、重人情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。

一、《礼记》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”

何谓“礼”?从本质上说,礼就是国家的各种制度。上规定了社会各阶级、各集团的尊卑等级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类人群的行为规范。《论语。子罕》:“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
中国美食

《论语●泰伯》:“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在孔子的言论中礼、乐总是并提的,在孔子看来,饮食之乐,只有受制于外在的“礼”的规范,才能形成一种社会美。周代人的社会宴请活动非常多,种类和规格也各不相同,有祭祀宴饮、农事宴饮、燕礼、射礼、聘礼、乡饮酒饮、王师大献等宴饮。

二、《尚书》:“八政:一曰食”

《尚书●洪范》在论述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总休“洪范九畴”时,提出了“农用八政”:“一日食,二日赁,三日祀,四日司空,五曰司徒,六日司寇,七日宾,八曰师。”此“八政”乃是社会安定、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,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:“一日食,教民使勤家业也。”“人不食则死,食于人最急,故教民为先也。”可见,在统治者看来,要解决百姓吃饭这件社会最大的事,首先要重视农业生产。

孔子画像

重食是中国历代具有民木思想的统治者们一直重视和强调的大问题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饮食来源的艰难开发与生产条件恶劣所致:另一方面是人口比例失调引起长期缺乏食物所致。中国国土辽阔,物产种类丰富,但耕地面积并不算多。

黄河流域的土壤易于板结和水土流失,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:“耒耜之作多艰”,耕作条件艰苦,故农业生产效率不高:而江南的经济开发是在东晋以后,岭南的经济开发是在唐代以后,东北的农业开基则是在晚清以后,而对这些地区的开发是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。从历史发展上看,缺粮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。正因缺粮之故,才有重食之情。而中国饮食文化就是在特有的重食传统和观念中成长起来的。

郭沫若

在“食为八政之首”的观念影响下,历代的一些有关农业生产、流涵、调剂、消费等政策,都曾为农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蔬菜与果树中的油菜、芜菁、萝卜、柑、橘、橙、柚,都先后传至海外,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种。

茶树的栽培也是中国最早开始,中国是世界上种茶、饮茶的发源地。猪从野猪驯化成家猪,中国也是最早的国家之一。当今世界上的罗马猪、大约克夏猪等着名品种,几乎都含有中国猪的血液。骡也是中国用马和驴杂交配种而成的新品种。温室栽培蔬菜、无土栽培蔬菜等先进的农业技术,也是中国最早开始的。可见,“食为八政之首”是统治者从治理社会的角度提出的,它起到了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。

三、《墨子》:“其为食也,足以强体适腹而已矣”

墨子极力排斥人们对美的追求,推举古人的饮食之法,认为像古人那样只求饱腹充饥、反对饮食的美感享受是值得提倡的。

墨子画像

四、《老子》:“五味令人口爽”

《老子●十二章》说:“五色令人月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日,故去彼取此。”《广雅●释诂》三:“爽,败也。”《楚辞●招魂》:“厉而不爽些”,王逸《楚辞注》:“楚人名羹败日爽。”老子认为,五味可令人胃口大伤。老子反对五味,有其深厚的思想根源。当时,统治者占有大量财富之后,将审美混同于纯粹的感官享受,毫无节制地追求着。老子认为,这就是产生罪恶的根源。他说:“民之饥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”,.“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”因而,他主张取消一切审美活动,回到那种。无知无欲、不争不乱的原始社会。

老子画像

可见,他主张“味”也在其摒弃范围之内。“普与之恶,相去若何”对美味的追求使人“口爽”,这种美与恶又有何区别?但老子并非禁欲主义者。他提出“圣人为腹不为目”的结论,其实质是不为五味所惑,亦即他所说的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,可见,他排斥对“五味”的追求,不是说要排斥整个饮食活动,就“实其腹”而言,也是一种欲望的满足(生理需要)。这种满足虽说有限,却与后来“道教”的荒唐的饮食观别于天壤。在排斥美味的同时,老子提出了“恬淡为上,胜而不美”崇尚“淡”的美食观。

清淡没事

老子认为:“柔弱胜刚强”。并把水比成“致柔”,显然,水味恬淡,淡为致柔,与之相对,“五味”属坚。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”,可见他把饮食活动中淡味看成是百味之首,这正是他崇尚自然、返璞归真的表现。他的崇淡思想对后世的饮食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风格与审美情趣。

参考资料《老子》《墨子》《论语●泰伯》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cwfjd.com/sjys/17645.html